各有关单位:
为提升我校研究生培养质量,根据《河南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提升行动计划(2021—2025年》(豫教研〔2021〕79号)精神,结合我处6月3号发布的预申报通知和9月16日省教育厅正式通知精神及时间节点要求,现组织2022年省级和校级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项目立项申报工作。学校各有关单位,请结合自身优势与特色,开展申报工作。
一、立项类型及数量
(一)立项类型
1. 研究生优质课程项目(含校级省级立项);
2. 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仅省级立项,从已立项校级A类项目中推荐);
3. 研究生精品在线课程(仅省级立项);
4. 研究生精品教材项目(仅省级立项);
5. 研究生案例库项目(含校级省级立项);
6. 研究生创新基地项目(含校级省级立项)。
(二)立项数量
1.省级项目和校级项目不同时立项,因教育厅对省级项目限项,本次推荐省级项目数量如下:
基地项目 申报限额 (个) |
课程项目申报限额(门) |
教材项目 申报限额 (个) |
案例项目 申报限额 (个) |
优质课程 |
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
精品在线课程 |
2 |
2 |
2 |
2 |
2 |
5 |
说明:根据历年省级研究生创新基地项目申报和结项情况统计,本次仅限商学院和外国语学院申报省级研究生创新基地项目。
2.校级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已立项A类项目信息如下:
项目编号 |
负责人 |
项目名称 |
所属单位 |
2021YJSKCZX01 |
王永刚 |
物流系统规划与仿真 |
管理工程学院 |
2021YJSKCZX02 |
常金玲 |
WEB信息系统研究 |
信息管理学院 |
2021YJSKCZX03 |
闫俊周 |
创新管理 |
商学院 |
2021YJSKCZX04 |
冯登艳 |
中级货币银行学 |
经济学院 |
2021YJSKCZX05 |
樊 磊 |
工程伦理 |
材料学院 |
2021YJSKCZX06 |
程淑芳 |
英汉对比研究 |
外国语学院 |
2021YJSKCZX07 |
朱兰兰 |
档案学基础理论与前沿 |
信息管理学院 |
2021YJSKCZX08 |
曾凡光 |
半导体制造技术与装备 |
材料学院 |
2021YJSKCZX09 |
马玉玲 |
区域经济学 |
经济学院 |
2021YJSKCZX10 |
郭亚军 |
现代信息咨询理论 |
信息管理学院 |
二、立项程序
请各研究生培养学院整合本学院资源,进行初审,对推荐项目进行排序,在学院网站予以公示。鼓励多校联合申报、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申报,联合申报项目需明确牵头高校及项目负责人。经专家组评审后,根据排序依次推荐为省级和校级项目,其中校级项目分为有经费项目和无经费项目,对体现学校办学特色和学校重点发展学科的优先推荐立项。
在研省级研究生教育质量工程项目的负责人不得申请新的同类省级校级研究生教育质量工程项目。
在研校级研究生教育质量工程项目的负责人不得申请新的同类校级研究生教育质量工程项目。
职能部门人员,从开课学院申报,并参与院内排序,本次申报学院如下:
序号 |
学院 |
1 |
商学院 |
2 |
管理工程学院 |
3 |
经济学院 |
4 |
信息管理学院 |
5 |
材料学院 |
6 |
土木建筑学院 |
7 |
外国语学院 |
8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三、项目类别及申请条件
各类项目申报在符合相关文件要求的基础上应满足以下相关条件:
(一)研究生优质课程项目
1. 申报人应为研究生现开设课程的主讲教师。
2. 课程项目应基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学科评议组编写的《学术学位研究生核心课程指南(试行)》中所列核心课程进行申报建设。
3. 课程目标定位明确,有规范的课程教学大纲、教材或辅助材料,能体现学术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的特点,体现本学科领域最新科学技术和教学改革成果。
4. 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在教育教学理念、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材建设、教学方法等教改研究和实施方面成绩显著,在促进研究生创新教育,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上取得了实效。
5. 如果申报为省级项目,申报课程应为公共基础课或专业必修课程(含有涉密内容的课程不得申报),整体基础较好,已在学校连续开设3年以上(含3年)。
(二)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1. 以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为核心,突出科研育人,且已纳入研究生培养方案或专业考试计划,实施学分管理,并至少经过两个学期或两个教学周期的建设和完善。
2. 准确把握“坚定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主线,结合所在学科专业、所属课程类型的育人要求和特点,深入挖掘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
3. 注重体现学校办学定位和专业特色,注重价值塑造、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统一,科学设计课程目标和教案课件,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4. 注重课程思政建设模式创新,教学内容体现思想性、前沿性与时代性,教学方法体现先进性、互动性与针对性,形成可供同类研究生课程借鉴共享的经验、成果和模式。
5. 可由一名教师讲授,也可由教学团队共同讲授。课程授课教师政治立场坚定,师德师风良好。课程负责人应为学校在编在岗教师,具有高级职称、研究生指导教师资格及丰富教学经验和较高学术造诣,能够准确把握本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方向和重点,并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课程教学团队成员结构合理,任务分工明确,集体教研制度完善且有效实施,经常性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教学研究和交流,课程思政建设整体水平高。
(三)研究生精品在线课程
1. 课程基础方面:已在学校连续开设3年以上(含3年,疫情防控期间教学效果好的课程,不受此限),得到研究生、同行教师和专家的好评和认可。具备较好基础、受众面广、成效显著的公共基础课程或专业核心课程应予以优先支持。
2. 教学理念方面:课程教学理念先进,方法科学,能够体现和代表所属学科的优势与特色,适合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形成了独特风格,有一定的建设基础。
3. 课程内容方面:能反映学科研究新进展、实践发展新经验、社会需求新变化和教学改革新成果;能够涵盖课程相应领域的基础知识、典型案例、综合应用、前沿专题、热点问题等内容,具有较高的科学性、系统性特征;严格遵守国家安全、保密、知识产权和其它法律规定,适合网络公开传播使用。
4. 课程资源方面:应有包括课程简介、负责人介绍、教学大纲、教案或演示文稿、重点难点指导、在线作业、试题库、参考资料和课程教学录像等反映教学活动必需的资源。
5. 课程团队方面:具有一支学术与教学水平“双高”的课程建设团队。课程负责人应为学校在编在岗教师,具有高级职称、研究生指导教师资格及丰富教学经验和较高学术造诣。团队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成员师德师风好、教学能力强,除课程负责人外,团队成员人数不得超过5人。除主讲教师外,还需配备必要助理教师和技术人员,能长期在线服务课程建设,承担课程内容更新、在线辅导答疑等。
6. 课程设计方面:遵循教育教学基本规律,结合在线课程教学特征与需求进行整体教学设计;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科学规划在线学习资源;积极开展案例式、混合式、探究式等多种教学模式的学习,通过网页嵌入在线测试、即时网上辅导答题、线上讨论、网上作业提交和批改、网上社区讨论等,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进行资源共享、问题交流和协作学习;建立多元化学习评价体系,探索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考核评价模式,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过程性学习和体验式学习;基于大数据信息采集分析,全程记录和跟踪教师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反馈的学习过程、行为和效果,促进因材施教。
(四)研究生精品教材项目
1. 教材所属课程已在学校连续开设3年以上(含3年),教材名称与开设课程名称基本一致;教材书稿已经初步编写完成或已有初步框架,并有成熟的讲义及多媒体课件。
2. 教材能够突显学科特点与发展前沿,代表国内本学科同类教材的较高水平,反映研究生教学改革最新成果,有良好的通用性,适合研究生学习特点。
3. 课程主编应为学校在编在岗教师,具有高级职称、研究生指导教师资格及丰富教学经验和较高学术造诣,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除主编外,教材编写成员人数不得超过2人。
(五)研究生案例库项目(仅限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
1. 教学案例应体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特点,反映相关行业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需求。
2. 案例项目原则上应基于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编写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课程指南》(试行)中所列核心课程进行申报建设。
3. 案例项目素材应来源于生产建设、经营管理、研究设计、教育教学等实践领域,突出原创性、典型性、先进性和创新性。鼓励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申报。
4. 项目负责人应为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在岗教师,为至少3届专业学位研究生讲授过与申报案例项目紧密关联的核心课程。项目建设团队成员人数不少于3人,不多于5人,团队成员中至少有1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行业企业专家(或主要负责人)。
(六)研究生创新基地项目
1. 合作各方具有实质性、制度化合作关系,并正式签署有合作协议,明确了各方在合作中的责任、权利与义务。
2. 联合培养的研究生人数、名单、研究方向明确,具有专门的联合培养方案及培养管理办法。
3. 合作各方在研究生培养的课程学习、调查研究、社会实践、论文选题、科研指导、论文答辩把关、条件保障、生活管理等方面分工明确,职责清楚,合作协调,管理规范
4. 围绕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急需的行业、产业以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结合本学院学位点自身优势与特色,进一步完善产教融合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科教融合的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申报。
二、报送材料及时间
(一)相关表格
申报表格见附件1,项目申报汇总表见附件2。
(二)报送材料及时间
1.申报材料
以学院、部门为单位提交以下材料:
材料1:申请书(加盖单位公章)一式7份;
材料2:项目申报汇总表(院长签字加盖单位公章)1份。
材料3:电子版压缩后发至pyk@zua.edu.cn,标题为“XX学院研究生质量提升工程”(压缩包内请按6大类型分类建立文件夹)。
2.提交时间及地点
9月28日下午5点前,以学院为单位送至综合楼224室培养科。
联系人:张培宾
联系电话:61912559
研究生处
2021年9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