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学术平台,提升学术素养。5月11日晚,第十四期研究生学术文化沙龙在我校东区图书馆第三报告厅成功举办。本期由我校人文社科学院院长,国际政治学博士、教授,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常务理事,姜运仓教授主讲,主题是“国际格局演变中的中美关系”。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处副处长马彦波,研究生团总支书记夏初蕾,研究生处老师李欣,全体研究生及部分本科生参加了本次活动。本期沙龙由2015级研究生王巧华主持。
本期沙龙的内容主要由四部分组成:第一,国际格局的变动;第二,特朗普当选及其影响;第三,中美关系的复杂性;第四,中美关系的走向及中国应对。
关于国际格局,姜教授首先就习近平总书记在2月17日国家安全工作会谈中的谈话解读到,中国在国际上的角色已经慢慢地从参与者转换为了引领者。接着,姜教授从历史发展的角度为大家讲述了国际格局的演变过程,他认为,当今的国际格局是一直在变动着的,受到各国经济发展、全球化、战争、媒体平民化和金德尔伯格陷阱等多种因素影响。
在第二部分中,姜教授详细地分析了美国现任总统特朗普的当选原因,当选前后对中美关系的影响的变化,和中美关系的近期博弈。他认为,特朗普当选后,对中国影响最大的部分当属经济领域,中国将面临更大的经济压力,但同时,中美也会在投资、基建、能源等方面产生合作共赢。
紧接着,姜教授讲到,中美关系结构性矛盾主要包括:发展阶级的矛盾,意识形态的矛盾,实力对比的矛盾(修昔底德陷阱)和同一区域的矛盾。他认为,中美两国在解决全球问题,庞大的经贸交易量,紧密的文化交流和维护全球的安全稳定上,是有着共同的利益的。
讲述的末尾,姜教授总结到中美关系改善的重点在于两个方面:美国让权;中国要负责任。姜教授的讲述引发了同学们的激烈的讨论,面对同学们的提问,姜教授一一给出了详细的解答,并阐述了自己的见解。
本期沙龙主题新颖,内容切合时政,打开了同学们的视野,倡导同学们关心国家大事,并主动了解国际局势及走向,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文/研究生会 杨晨露 图/研究生会 李炎)